【01.专业基本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始建于2006年。2017年获批辽宁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8年获批辽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现为省级质量工程专业。专业立足行业需求,依托航空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及应用技能训练,人才培养实行“3.5+0.5”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实习实践+学科竞赛”三位一体,以专业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以企业实践帮助学生积累岗位工作经验,致力于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等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02.专业师资力量】
金融学专业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2人,沈阳市领军人才1人,全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指委委员1人,辽宁省教指委委员1人。




【03.专业建设举措】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OBE理念为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探索“理论教学+实习实践+学科竞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重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赛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一)夯实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协同育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坚持经常对省内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调研。为了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近年来来先后和中智沈阳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华夏外包辽宁有限公司、汇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沈阳对外经济服务有限公司、沈阳盛航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其中,与央企中智沈阳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的合作建立的英国威廉希尔唯一官网中智实习基地在2018年5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校外实践基地。到2024年,该基地已经联合为本专业学生举办六期“中智企业培训班”,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高质量人才。







(二)承办省级专业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大力推动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各级专业竞赛,并且,2018年承办了承办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东北赛区大赛,2022年开始,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连续4年承办辽宁省大学生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大赛,2024年赛事吸引了全省31所高校的350余名学生参赛。近年来,不仅9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经验,而且,参赛学生获得省级赛事奖项数十项,每年均有学生闯入全国总决赛。学科竞赛的指引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一致的认可。






(三)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为贯彻 OBE 理念,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实现新形势下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威廉希尔官网航空特色和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实习实践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增设具有航空院校特色的《航空航天概论》、《低空经济人才管理》、《机场人员绩效管理》等课程,还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应用发展方向,经过多次对用人单位调研,增添了《数据处理与分析》、《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数据可视化》等课程,从而基本实现了以理论教学为根基,以学科竞赛为提高,以顶岗工作实践为检验的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04.专业建设成果】


经过多年建设,专业成果丰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为省级质量工程专业,专业教师近5年荣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省自然科学成果奖1项,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4门,获得省教育厅教师教学竞赛奖3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多项,企业横向课题15项,省级教改课题4项,主编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以上级别论文16篇。








学生在实践与竞赛中表现优异,近3年来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大赛等专业赛事,90%的专业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获奖超过100余项,充分展示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专业已经和中智沈阳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华夏外包辽宁有限公司、汇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沈阳对外经济服务有限公司、沈阳盛航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正式签订了长期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聘任十余名企业导师参与课题和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指导,还多次举办企业实践培训班,为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创造了更多机会,丰富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未来,专业将继续全面推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特色课程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教赛互相促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为培养适应全球化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让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将持续产出更多高质量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