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
首页 . 审核评估 . 正文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经管省一流专业巡礼|金融专业:二十载弦歌不辍 铺就智慧金融新通途

2025.04.28 16:24

一、专业基本介绍

金融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并于同年起开始本科招生。2017加入辽宁省金融业校企联盟2021年与辽宁大学等学校合作,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联合培养);2021年以参评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势获评校一流专业;2022年获评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专业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OBE理念,依托学校航空航天特色学科优势,以“深耕航空、拥抱科技、对接国际”为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金融+航空+科技”三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金融行业及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

 


二、专业师资力量

金融学专业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博士占比55%,6人具有行业从业经历,8人有海外留学或访学背景。专业现有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校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1人;注册会计师3人、注册资产评估师1人、证券/基金从业资格教师1人;辽宁省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1人,国家高级信息分析师1人;近3年获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含一等奖1项),校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示范课3门、典型案例3个,校级名师工作室1个。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多项,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三、 专业建设举措

(一)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1、课程特色:构建“金融+航空+科技”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在开设《大数据金融》《航空金融》《区块链金融》等前沿课程的同时,将《航空航天概论》《航空租赁》《航空金融》等航空特色内容一并融入。

2、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上,金融学专业深度推行 “课证融通”“课赛融合” 双轨育人机制。将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等国际权威认证课程有机嵌入专业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对标国际前沿金融标准,考取高含金量职业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依托金融模拟交易所、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先进教学实践平台,引入真实金融市场数据与交易场景,结合案例教学、模拟交易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掌握金融产品设计、风险评估、投资决策等核心技能,实现理论知识与行业实务的无缝对接,切实培养适应现代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评价改革:金融学专业秉持 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系统性重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培养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一目标,科学调整考核权重,将实践考核占比提升至 50% 以上。设计多样化考核内容,例如要求学生撰写投资分析报告,需综合运用财务分析、行业研究、估值建模等专业知识,对目标企业或投资标的进行全面评估,深度锻炼学生的市场洞察力与投资决策能力;开展风险管理方案设计考核,引导学生针对金融机构或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运用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设计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方案,以此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

 

 

 

 

 

(二)深化产教融合

1、校企合作:与航空公司、银行、证券机构共建11个校外实践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含虚拟仿真中心),开展航空租赁、飞机融资等实战项目。与中博集团签订以CFAACCA等证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合作协议。

 

 

 

2、证书赋能:80%学生参与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有多名同学在读期间还获得FRM一级、二级证书及期货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专业技能证书等。联合中博集团开设CFA/ACCA课程,提升就业竞争力。

3、竞赛成果:金融学子共在学校教务处认定的竞赛目录中竞赛共获奖190余项,年均获国家级奖项十余项,如“东方财富杯”金融挑战赛、全国经济学博弈实验大赛等。

 

 

 

 

(三)强化课程思政与内涵建设

  思政融合,打造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将家国情怀、金融伦理融入专业教学。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业拥有1个校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校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3个校优秀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四、专业建设成果

(一)荣誉与影响力

金融学专业2021年以参评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势获评校一流专业;2022年获评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获批省级一流课程5门(含线下一流2门、混合式2门)、省级精品课1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出版省级以上本科规划教材2部,获辽宁省优秀教材奖1部。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4项。教师研究成果被地方政府及航空行业协会采纳,为辽宁航空产业集群提供金融支持方案,专业社会贡献度显著提升。

 


(二)学生发展

  学生就业方面,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5%以上。毕业生主要进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部分任职航空企业(融资、风控岗位)或科技公司(金融数据分析)。近两年,金融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许多金融机构主动联系,签订合作协议,提出招聘需求,召开专场招聘会。仅2023年,就有工商银行沈阳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发银行、申万宏源证券、江海证券、上海东方财富股份有限公司、粤开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三个,发布招聘信息3个,组织专场招聘会2个。

 

升学深造方面,20%毕业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金融学、金融工程等方向,进一步深造。

竞赛成果方面,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60余项、省级奖项150余项,涵盖数学建模、金融挑战赛、创新创业大赛等。

 

 


(三)社会服务

  聚焦航空产业融资、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为沈阳桃仙机场、沈飞集团等提供咨询服务,形成“航空金融”差异化标签,成为区域金融人才培养与智库服务的重要基地。

专业将持续以“航空场景驱动、科技赋能教育、产教融合创新”为路径,培养兼具数据分析能力与产业洞察力的高端金融人才,为东北振兴、航空强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